凯里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王桂英:认真学努力拔穷根


黔东南州把教育作为“拔穷根”的治本之策,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,让贫困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

  去年12月31日中午,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,让人倍感舒适。在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里,16岁的王桂英一边哼着歌儿,一边收拾行李,准备回家过元旦。

  从她快乐的脸庞上,已看不到3个多月前险些辍学的阴霾。

  王桂英是凯里市凯棠乡新村人。初中毕业后,因为家里贫困交不起高中学费,品学兼优的她含泪停止了学业。

  不久后,凯里市教育局副局长顾丰业了解到王桂英的情况,立即前往做工作,并积极对接凯里市一职校。职校领导得知王桂英的家庭状况后,把她作为贫困生资助对象,为她补助生活费,免去住宿费。去年9月,王桂英兴奋地走进凯里市一职校,开始了新的求学路。

  “我学的是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,在学校学习一年半,然后到上海永琪美容美发直营连锁店实习半年。毕业后,就可以到永琪美容美发店工作。想到很快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,为家里减轻负担,真的很开心。”王桂英告诉记者,她一定会好好学习技术,绝不辜负所有帮助过她的人。

  据了解,2013年该校确立了“有什么企业就办什么专业”的发展思路,开启校企合作模式。目前,该校17个专业都有对口的企业合作。2013年以来,已输送2000多人到企业工作。

  “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,并通过学校牵线搭桥,尽快到企业工作,使学生的家庭逐步摆脱贫困,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,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必不可少,这要感谢凯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,让我们有了新校区和教学设备。”凯里市一职校常务副校长苑荣海表示。

  2010年,凯里市投入2亿多元为该校建设新校区。2014年5月,一职校占地面积180亩的新校区投入使用。

  对一职校的大力扶持,是凯里市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。

  治贫先治愚,扶贫先扶智。近年来,凯里市把教育作为“拨穷根”的治本之策。

  “十二五”以来,该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,启动新型城镇化教育扩容工程项目建设,新建下司民族中学、白午中学、凯里十六中,改造提升10所中小学,有效化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“大班额”的问题。同时,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,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,扩大义务教育资源,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
  该市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新建公办幼儿园16所,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21所,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87.91%。全面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,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9%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26.03%、117.7%、92.82%,实现阶段目标。

  在此基础上,凯里市大力实施贫困学生帮扶计划和惠民政策帮扶计划,不折不扣落实“两助三免(补)”政策。仅2014年,凯里市财政教育支出就达6.4亿元。同时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贫困生,抓好“深圳—贵州助学金”、“希望工程”、“春蕾助学”、“光彩助学”、“滋蕙计划助学”、“大学新生入学资助”等助学活动,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学业负担,使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。